↑遊客來到芹苴,都是為了一睹丐冷水上市場的壯觀場面
往來台越之間無論在航班數量、還是航線最多的越捷航空,自1/10起開闢台北直飛越南芹苴(Can Tho)的航班,每週一、三、五、日共四班,要前往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更加便利了。
怎說是既熟悉又陌生哩?芹苴是越南外配(越南新娘)最多的城市,不僅是台灣的外配,願嫁到其他國家的新娘也以芹苴為最大宗。如今,越捷航空開闢直飛航班,讓在台的越配有個回家最快速的方式了,以往必須從胡志明市搭車到芹苴花費至少3.5小時。
撇除越配的因素,單以旅遊的角度來看,目前造訪芹苴的遊客還是以西方人居多,而且大多是為了一張熱鬧的水上市場的照片而來。原來芹苴雖然因為較落後,所以把女孩嫁到國外去,但芹苴可是越南的五大直轄市之一,更是越南第四大城市,還是湄公河三角洲上最大的城市,芹苴的丐冷(Cai Rang)水上市場為越南最大的水上市場,是芹苴最重要的觀光景點,來此可感受水鄉之都、走訪農家村莊、體驗特殊的越式手工米粉等。
不少人總以為南越第一大城的胡志明市為湄公河出海口的城市,但並非如此,湄公河從柬埔寨流入越南之後,分成多到支流,形成土壤肥沃的三角洲平原,主流的城市為前江省的美托(My Tho),最大支流的後江,主要的大城就是芹苴了。
丐冷水上市場近距離體驗農民與盤商交易情景
越南受中華文化很深,地名雖然是越南文,但卻有中文的意思,所以許多地方有中文名,又有越南語的音譯名,就好比芹苴,早期也有人以音譯的方式稱之為「肯特」。芹苴的水上市場越南語為Cai Rang,音譯為「丐冷」,但其實是「牙」的意思,因為這裡有座橋,形似鱷魚的牙齒,不遠處還有座「頭(Dau Sau)」的橋,則是鱷魚的頭。
芹苴最熱鬧的地方為後江的支流芹苴河的交會處,我們從這裡的寧橋碼頭(Ninh Kieu Wharf)搭乘小船出發,一路往芹苴河上遊而行,約莫半小時之後,穿越蓋冷橋,即開始進入概冷水上市場的範圍。
丐冷水上市場大約清晨5點左右,就有農民將所種植的蔬果(以水果居多)用船運送過來,盤商也駕著船在河面上直接收購了起來。有人這麼早起,當然免不了需要吃早餐,因此還有賣早餐的小舟四處流竄,越式米粉、奶茶等都有;後來又加上觀光客的船來湊熱鬧,賣早餐之外,還有直接就賣起了新鮮現剖的水果,而且小販們看到觀光船來,馬上催動引擎駛近,還可看到甩尾的帥氣動作,只不過河水也因此濺進了湯鍋,米粉湯馬上就加味了,哈~
早起鳥兒可以看到河面上「塞船」的壯觀畫面,真無法想像在現今的年代,還能有如此傳統的水上交易場景。一般觀光客則多半安排7、8點之後再過來,雖然還是能瞧見船商們,但畫面則沒那麼精采了。
河面上的船隻這麼多,想採購的盤商要怎麼尋找呢?原來農家們都會在船頭上豎了隻竿子,將所要賣的東西掛在竿子上頭,盤商老遠就能看到,就好像是個高空招牌。
↑從芹苴的寧橋碼頭出發
↑一大早已經有很多艘船出發囉
↑從河面上看寧橋碼頭
↑仿古木頭船很夯
↑我曾於2013年4月造訪芹苴,當年是搭乘湄公之眼的仿古木製船前往,船停靠芹苴河畔過宿一夜,隔天一早換乘小船前往丐冷水上市場。
↑遊客搭乘多種不同的船隻前往丐冷水上市場
↑還是有許多物資仰賴河道運輸的方式
↑農民將收成的蔬果用船載運到丐冷水上市場販售
↑架在河道上的船隻維修店
↑這些標誌實在很難懂耶
↑船開了約半小時終於看到牙橋(或稱為丐冷橋)囉
↑穿過牙橋(丐冷橋)就正式進入丐冷水上市場的範圍了
↑勤奮的小販船一看到我們這種觀光船,馬上駕舟靠了上來
↑親切的笑容,努力地推銷好喝的椰子汁
↑當我回來整理照片的時候發現,2013年那趟來的時後,小販居然是同一位小姐哩
↑船上賣的東西都沒變,現場泡的越式奶茶
↑然後開始穿梭在丐冷水上市場裡面囉
↑推銷好吃的芒果
↑他們在吃什麼呀?
↑原來是現煮的越式米粉湯
↑連賣彩券的小販都有哩
↑農民把要賣的東西掛在旗桿上,盤商遠遠的就能瞧見啦
↑一整船都是這個我叫不出來的蔬菜
↑他們以船為家,練就了一伸好功夫
↑最後以美麗的倩影來環視丐冷水上市場吧
越式手工米粉這麼做的
來到越南絕對不能錯過來碗越式米粉湯,一日遊行程特別安排參觀一家製作越式手工米粉的店家Lo Hu Tieu Rice Noodle Factory。
工廠有阿公老闆親自示範,一開始好像製作台灣的潤餅皮,在古老的灶上有個平台,先倒上麵糊,再用鍋勺將麵糊鋪平,蓋上鍋蓋炊幾分鐘即可蒸熟了,只見阿公用竹編的棒子將圓形麵皮捲起來,一塊塊地放到竹編平台上,以最天然的太陽曬乾,之後再用機器切割成條狀,就是我們吃的越式米粉了。
↑老闆阿公以傳統的灶來製作道地的越式米粉
↑炊好的圓形麵餅皮,放在竹編平台上用最天然的太陽來曬乾
↑將米粉放入大火油鍋裡,並形塑成圓餅,吃起來香酥脆
深入農村生活品嚐最在地的美食
還相當純樸的芹苴,走訪農村是認識這裡的主要活動,遊船來到後江上的沙洲崑山島,先參觀居民在河上養殖七星魚的魚場,然後再步行前往農家,期間會穿梭島上的農園和魚塭,最後來到一戶農家。
崑山島採共同接待遊客的方式,每次造訪的農家不同,每戶人家提供一道以當地食材所烹煮的佳餚,都是新鮮宰殺的雞、魚,還有各種蔬菜。午後過後,又安排到另一戶農家,除了提供越式農家的手工甜點,現場還有用火烤的手工蛋捲,遊客還可親自體驗製作。
↑一撒下飼料,魚群一擁而上,也幫客人咬腳皮、去角質
↑村莊巡禮還得走過驚險的竹編橋
↑滿滿一桌子佳餚全是村民每家出一道菜,以在地飼養的雞、魚和種植的蔬菜
↑越南道地的民間小點心,好吃又漂亮
↑客人還可以現場製作蛋捲
↑傳統爐炭所烤出來的蛋捲特別香,模子還是龍的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