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亞動物大遷徙的文章刊登於2016年4月刊的行遍天下雜誌唷~
非洲對於台灣人來說是陌生的,除了北非的埃及之外,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屬每年夏天的動物搭遷徙了,其中又以位居中心地區的肯亞看到的是最精采的。以肯亞大草原為背景,獲得奧金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的《遠離非洲》,儘管是部遙遠的1985年電影,卻也是令嚮往非洲的旅人印象最深刻的電影,每年7月中旬起至9月下旬的動物大遷徙,列為一生中必去地方。
《行遍天下肯亞動物大遷徙》文字連結
動物大遷徙沒有帶頭大哥 牛羚、斑馬做先鋒
肯亞的面積大約為台灣的16倍之多,這麼大的國土,也只有自然原始的保護區最令旅人感興趣,儘管赤道穿越肯亞而過,但由於中部一帶的草原地勢較高,即便是夏天來到這裡,早晚的溫差甚大,必須攜帶薄長袖、外套禦寒,我們的行程不時會穿越赤道,不少位於赤道上的小店家還特別擺了水桶讓遊客體驗漩渦南北半球不同轉向,踏在北半球時為逆時針轉、南半球則相反唷!
位於東非大草原上的動物大遷徙,是動物逐水草而居的天性使然,每年夏天,原本在南邊坦尚尼亞一帶的色倫蓋提大草原上的動物開始因為北方的水草較豐而遷徙,來到肯亞的馬賽馬拉大草原,而越過馬拉河,是最經典的畫面。天氣轉涼了之後,北方的草也吃得差不多了,動物們又自動地往南走,年復一年。
令我好奇的是,這一群又一群的動物,好不威風,誰會是帶頭大哥呀?但動物們居然沒有一定的帶領者,動物大遷徙主要有3大類,愛吃長草的斑馬與數量最多的牛羚打先鋒,由於牠們都是成群結隊的,在草原上最容易看到一同前行,遷徙中的牛羚有時最多可達上百萬隻唷!在後面還有喜愛吃嫩草的蹬羚,來時正好是最後一波嫩芽長出的時候。
從肯亞的首都奈洛比出發,可規劃順時針走或逆時針走,幾座經典的國家保護區正好位於奈洛比為中心的西半圓,逆時針走先往北途經肯亞山國家公園(Mt. Kenya National Park)再抵山布魯國家保護區(Samburu National Reserve),再往西南走到納庫魯湖國家公園(Lake Nakuru National Park)抵達重頭戲的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Masai Mara National Reserve),回程途經奈瓦夏湖(Lake Naivasha)回到奈洛比。
1.牛羚:群居動物,沒有一個真正的領頭羊,但只要前方有牛羚先走,後面自然跟上
2.斑馬:別看溫馴的斑馬,據說後腿一踢可是連獅子都怕的,奔跑速度快更是一項脫逃武器
3.蹬羚:輕巧可愛的蹬羚又分不同種類,較常見的有葛氏蹬羚、湯普森蹬羚,很類似
↑非洲草原上的牛羚和斑馬就像是好朋友般,經常可看到他們一起行走
深入保護區與野生動物近距離接觸
成立於1985年的山布魯動物保護區,由於前往的交通路況較佳,向來是遊客最多的國家公園。細紋斑馬、長頸羚、網紋長頸鹿這3種動物可是山布魯獨有的,拉長著脖子前腳趴在樹上吃嫩葉的長頸羚更是山布魯最經典的招牌畫面唷!
納庫魯湖國家公園的腹地相較於其他保護區小,野生動物比較其中且容易看到,如果趕時間的話是最佳選擇,加上因為納庫魯湖而匯聚了許多鳥類,更是喜愛賞鳥的遊客不可錯過的地方,最出名的就是賞成群的火鶴,但近年來東非大地塹的湖泊水位都上升不少,讓遊客無法太過於接近火鶴,僅能遠遠觀賞,較為可惜。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與坦尚尼亞的色倫蓋提大草原是相連著,腹地相當廣大,也是動物種類最豐富的草原,每年動物大遷徙上百萬動物橫越馬拉河雄壯的景觀就是在這裡;根據紀錄,馬賽馬拉草原可看到95種動物、480種鳥,神出鬼沒的獅子、花豹也相對容易看到,還有冠上馬賽之名的馬賽長頸鹿、馬賽鴕鳥等,在這裡才有的動物。
搭熱氣球迎曙光、俯瞰大遷徙
想要感受非洲大草原上動物大遷徙的奇景,光是搭在吉普車上追逐動物是不夠的,居高臨下的熱氣球是絕對要體驗的活動,從高空往下俯瞰成千上萬的斑馬、牛羚在草原上奔跑,才能感受到動物大遷徙的壯觀。此外,熱氣球都是天未亮氣流穩定之前必須升空,因此又能欣賞到大草原上的日出,令人無比感動。
能想像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中用餐的情景嗎?當熱氣球航程結束後,工作人員早已經在草原上準備好豐盛的香檳酒早餐,我們迎著日出吃早餐,為這趟草原熱氣球畫下完美的句點。
想要了解肯亞南部最大原住民的馬賽人嗎?與野生動物一樣,馬賽族也過著以牛羊放牧的逐水草而居生活,但受到觀光的發展影響,加上政府鼓勵並提供土地讓馬賽人定居下來。國家公園旁有許多馬賽族村落經營村落巡禮,邀請遊客進入村子裡。
每個村落都不會太大,居民約百來人,遊客入村之前,由馬賽男人跳段迎賓的跳跳舞,筆直的上下跳躍,跳得愈高就愈受女生歡迎,進入村子後,則是馬賽女人唱著傳統歌曲,然後還可進入房子內參觀,馬賽人主要的食物為牛奶、牛羊肉、穀類、動物血等。
非洲草原動物大觀園
非洲五霸(Big Five)
非洲草原上的花豹、獅子、大象、犀牛及水牛為最經典的五大動物,因而又被稱為「非洲五霸」(Big Five),要記得拍齊牠們的尊容,才算來到非洲草原。
1.花豹:別看花豹的體型,喜愛躺臥在樹幹上,一躍就跳上樹,身手可是相當靈活
2.獅子:獵食總是母獅子的工作,公獅子則在家裡等食物,所以較常看到母獅子
3.大象:象群們很不喜歡吵,當大遷徙時氣喘吁吁的牛羚來了,大象就會躲起來了
4.犀牛:壯碩威武的犀牛,其實是素食動物,經常出沒於矮樹叢灌木之間
5.水牛:出沒於水源地附近的非洲水牛,母牛為族群領袖,是群居性動物
Info
首都:奈洛比Nairobi
時差:比台灣慢5小時
氣候:4~5月為雨季、10~11月為短雨季
貨幣:單位為先令Schilling,1美元約為100先令
氣溫:雖然肯亞橫跨赤道,但因位處於平均海拔1,500公尺的高度,所以早晚溫差大,中午最高溫有時可達30度,但入夜之後則來到20度以下,前往時務必攜帶禦寒外套及長袖
簽證:2015年9/1起肯亞全面實施電子簽證,可上網站:www.ecitizen.go.ke註冊個人帳號,依所示填載資料及繳費
注意事項:
1.肯亞為黃熱病高風險地區,出發前10天需前往醫院施打疫苗,同時要攜帶黃熱病疫苗證書,出境或入境時皆有可能會被抽檢
2.肯亞非常注重肖像權,未經同意前不能任意對當地人拍照,建築物也是一樣,特別小心會被警察以此當藉口行勒索之實
交通資訊:肯亞航空採用B787夢幻客機往返非亞航線,每週7班往返奈洛比-曼谷,再延遠至香港及廣州,每週2、4、6共3班飛香港,每週1、3、5、7共4班飛廣州。南方航空採用A330機型自2015年8月5日起開闢廣州-奈洛比航線,每週1、3、5,航程約11小時。
↑非洲草原上的猛獅,是遊客最愛追逐的動物,牠們總是靜靜地觀察,看起來可是相當溫馴呀,當然這都是"假的"呀~
↑就算是逼得這麼近,獅子仍無動於衷,看來可是習慣這些無聊的人類了吧
↑草原上的刺槐是最常見的綠色植物,也是長頸鹿的美食唷~
↑山布魯國家保護區的斑馬品種為細紋斑馬,紋路密實
↑山布魯國家保護區的長頸鹿品種為網紋長頸鹿,身體上的紋路是如同網狀般
↑山布魯國家保護區獨有的品種,會站立吃嫩葉的長頸羚
↑草原上弱肉強食的現實面,牛羚的屍骨
↑肯亞地跨赤道,赤道線上有民眾賺起觀光財,幫客人做實驗分享南北半球的不同
↑快來瞧瞧當地人在赤道上搞什麼花樣大賺觀光財
↑原來是製造一個水的漩渦,放上一根火柴棒,先拿到北半球漩渦為順時針,再跨越到南半球,漩渦成為逆時針囉~
↑一腳跨南北半球很特殊的經驗,村民製作跨赤道證書買給觀光客